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
目錄 購物車 {{currentCart.getItemCount()}}
商品總數的上限為 100 件,請調整數量再點擊購買

首頁 > 小編週報 > 鐵人三項裝備指南 & 賽前準備 TIPS:如何選擇適合你的裝備?

鐵人三項裝備指南 & 賽前準備 TIPS
如何選擇適合你的裝備? 

挑戰鐵人三項是一場對體能與意志的考驗,無論你準備參加哪一場賽事,選擇適合的裝備能讓比賽更加順利,釐清裝備的必要性,也能減少體力的額外消耗。

如果你是第一次參賽,可能會對裝備的選擇感到困惑,蝦小編這篇文章將幫助你掌握關鍵,安心迎戰。

對於挑選鐵人服有疑問的話,可以看上一篇小編週報決定什麼樣的鐵人服適合你。

游泳裝備選擇

游泳是鐵人三項的第一個項目,對於不習慣開放水域的人來說,合適的裝備能提升安全性與舒適度。

  • 泳鏡: 選擇防霧、防曬並適合戶外開放水域的款式,確保視線清晰,並在比賽前試戴、調整鬆緊,以免比賽中進水或不適。如果沒有防霧功能也至少在下水前進行除霧,以免游泳時無好好好定位。
  • 防寒衣(Wetsuit) 通常賽事會在當天早上確認是否可以使用,防寒衣能提供額外浮力,讓游泳時身體更穩定,減少體力消耗,同時也能在水溫較低的環境下保暖。防寒衣務必事先練習穿脫喔 。
  • 安全浮具 部分賽事允許攜帶浮具,如魚雷浮標或泳圈,這對於不熟悉開放水域游泳的人來說是很好的輔助工具,能增加安全感。

對於初學者來說,可以不穿或選擇半身防寒褲 來提升水中浮力,並且在轉換區脫卸時更方便。

游泳注意事項

  • ✔ 熟悉比賽水域: 了解水溫、流速、起點與轉向浮標位置,減少突發狀況。
  • ✔ 適應開放水域: 若平時只在泳池訓練,務必練習在湖泊或海上游泳,適應波浪、低能見度及擁擠的環境。
  • ✔ 游泳出發策略: 不擅長開放水域游泳的選手,可選擇站在側邊,避免與大群選手擠在一起影響節奏。

自行車裝備選擇

自行車段是比賽中距離最長時間最久的部分,因此裝備的選擇關係到舒適度與效率。且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奧運的51.5之外,其他的都不能跟車,所以挑選的重點低風阻就很重要。

  • 安全帽: 安全帽是比賽的必要裝備!!在長距離的鐵人賽像是113或是226,空力與風阻就格外重要,所以建議大家可以選擇空力帽。
  • 自行車: 標準選擇是公路車,但有些賽事允許使用鐵人車或電輔車,可以根據自身習慣與賽事規則挑選適合的車款。新手不一定要購買昂貴的車輛,最重要的是適合自己的騎乘姿勢與穩定度。
  • 車衣與車褲: 選擇透氣快乾、合身剪裁的款式,有助於排汗降溫,減少長時間騎乘的不適感。
  • 風鏡:運動眼鏡則能防止陽光直射,避免異物像是蒼蠅或蟲子影響視線,讓騎乘更安全。
  • 自行車鞋與踏板:卡鞋能提高踩踏效率,讓騎行更省力,但需要適應與練習。如果不習慣,也可以選擇一般硬底鞋搭配平踏板,增加靈活性。有些選手也會直接穿跑鞋騎車,減少跑步轉換的時間。

有經過風洞測試的鐵人服,可以降低騎乘阻力

自行車注意事項

  • ✔ 熟悉自己的車輛與裝備: 建議使用已經習慣的自行車、踏板、車鞋,避免賽前換裝備影響騎乘效率。
  • ✔ 控制配速: 避免在前半段衝太快影響後續跑步,按照自己的能力穩定輸出。
  • ✔ 飲水與補給策略: 長距離賽事中,補充適量的水分與電解質,避免脫水或能量不足。
  • ✔ 掌握場地特性: 了解賽道的坡度變化、轉彎點與補給站位置,提早調整策略。

騎乘中的補給也很重要喔

跑步裝備選擇

跑步是比賽的最後一個階段,在歷經游泳與自行車後,選擇合適的裝備能讓身體更輕鬆地完成比賽。

  • 跑鞋: 選擇輕量、緩震佳且穩定性高的跑鞋,能降低跑步對膝蓋與腳部的負擔。部分選手會搭配彈力鞋帶,讓換裝更快速,避免浪費時間綁鞋帶。
  • 帽子與風鏡: 帽子能幫助遮陽,減少體溫上升過快,風鏡則能避免陽光直射,讓視線保持清晰,提升跑步體驗。
  • 號碼帶: 在跑步時,選手需要配戴號碼布。如果你的比賽服較昂貴,你一定不會想用別針穿過衣服,這時候號碼帶就是很好的選擇,能夠輕鬆固定號碼布,避免破壞衣物。

選擇合臉型並且佩戴舒適的風鏡

到跑步就是最後一關了

跑步注意事項

  • ✔ 剛下車時調整步伐: 剛從騎車轉換到跑步,雙腿可能會感到僵硬,先以短步伐調整節奏,逐漸進入穩定狀態。
  • ✔ 避免消化不良: 比賽中不要一次攝取過多補給,適量補充以維持體能。
  • ✔ 天氣應對: 若天氣炎熱,適時降溫(潑水或戴冰涼毛巾),保持身體舒適。
  • ✔ 心理建設: 跑步段是最後一個挑戰,保持穩定節奏,專注於呼吸與步伐,逐步向終點邁進!

轉換區裝備(Transition)

  • ✔ 毛巾: 進入 T1(游泳 → 自行車)時擦乾身體,也方便穿襪子。
  • ✔ 水: 除了可以喝之外,在游泳上岸腳比較髒的時候也可以拿水沖一下。
  • ✔ 額外補給品: 如能量膠、運動飲料等,確保在騎車與跑步過程中補充能量。
  • ✔ 能量補給: 如能量棒、運動飲料、鹽錠,長距離賽事,要時刻注意補充能量。
  • ✔ 防曬乳: 戶外比賽長時間曝曬,防止曬傷影響表現。
  • ✔ 防磨膏: 減少摩擦,避免長時間運動導致的不適。

鐵人三項補給策略指南
在鐵人賽中,補給策略關乎耐力與表現,補充碳水化合物、水分與電解質能幫助維持體能並避免脫水或能量不足。以下整理補給原則與建議,幫助你在比賽中保持最佳狀態!
補給策略關乎耐力與表現,適時補充碳水化合物、水分與電解質,能幫助維持體能。

水分與電解質補充
✔ 每小時補充 300-600mg 鈉,避免抽筋或低血鈉。 ✔ 運動飲料、電解質膠囊 可搭配水交替補充,避免只喝水導致低血鈉。

碳水化合物補充
✔ 比賽前 1-4 小時內,每公斤體重補充 1-4g 碳水化合物。 ✔ 比賽中(3-8 小時內),每小時補充 30-60g 碳水化合物(約 1-2 條能量膠)。 ✔ 賽後恢復,每小時補充 1-1.2g/kg 碳水化合物。

📌 補給三大原則

  • ✔ 易消化: 運動時腸胃運作效率降低,選擇易消化的補給品可減少腸胃負擔,避免腹痛或不適。
  • ✔ 易攜帶: 補給品應防水、易保存且方便攜帶與開封,確保比賽時能快速補充。
  • ✔ 口味佳: 選擇自己習慣的口味,減少比賽時因不適應導致的進食困難,並在訓練時事先測試各種補給品。

📌 賽前準備 & 訓練重點

  • ✅ 平衡三項訓練: 確保游泳、騎車、跑步都均衡訓練。
  • ✅ 逐步增加強度: 新手可先減少比賽距離練習,逐漸增加里程與強度。
  • ✅ 練習項目轉換: 多進行連續訓練,如游泳後接騎車、騎車後接跑步,讓身體適應轉換過程。
  • ✅ 提前熟悉比賽場地: 了解路線、坡道、水流狀況,並依照賽道特性調整策略。
  • ✅ 確保裝備習慣度: 所有裝備在賽前都應該使用過,避免不熟悉的設備影響表現。